【资料图】

本文转自:农村大众报

刚过去的这个春节,腊肉、烟薯、耙耙柑等众多土特产成了“网红年货”。这些产品的热销,既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,又促进了各地农民增收致富。

近年来,各地通过实施 “一县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等项目,将不少土特产培育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重要基础。笔者认为,在土特产发展提升过程中,既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技术、设备、工艺、营销渠道等,也要坚持地方特色,确保“乡土味道”不丢失。

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、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,主要包括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、特色食品、特色手工等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,做好土特产文章,对于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我国幅员辽阔,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历程中,形成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品种。如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》,仅列入目录的地方猪品种就有84种、地方鸡品种有114种,各地粮食、蔬菜、水果等特色地方品种更是数不胜数。

过去,由于区位、交通等因素限制,很多土特产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常常是“优质不优价”。如今,随着交通、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以及电商等新业态的出现,即使偏远山区的土特产,也找到了对接大市场的机会,很多土特产成为网红产品,甚至出现了越“土”越红的情况。

当前,居民消费正在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“优不优”转变,土特产恰好顺应了居民的消费转型升级需求。

各地在做大做强土特产过程中,应坚持质量导向,坚持原产地、原工艺、原生态等关键要素,始终保持一个味儿,防止出现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的情况。延伸产业链,也是提升土特产附加值的重要手段。各地在探索土特产初加工、深加工路径时,应充分考虑其特色,加大科研投入和科研攻关,探索符合土特产特性的加工路径,让加工后的土特产能保持“独一味”。

很多土特产,除了外观、风味特色,还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符号,承载着很多人的乡愁记忆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如有的曾入选朝廷贡品,有的曾引得名人雅士题诗作赋,有的留下了众多民间传说……这些文化元素是普通农产品不具备的。在发展土特产产业过程中,特别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符号和人文价值,利用文化IP让这些特色农业品牌“活”起来。

关键词: